摘 要
绘画活动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组织和实施对幼儿的表现和对美术的理解有直接影响。一个成功的绘画活动能够让幼儿充分的感知美和创造美,对提升幼儿审美水平和艺术创造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然而在绘画教学活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本研究以聊城市Y幼儿园大班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访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从活动内容、活动类型、活动材料以及活动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是活动内容过度依赖教材,活动类型不适宜,活动材料很少以及活动评价主体单一。这些问题主要是受教师和幼儿园两方面因素制约。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解决制约绘画活动发展、制约幼儿思维发展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绘画;教学活动;绘画教学策略
ABSTRACT
Painting activities have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art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he 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tivities will directly affect children ‘ s performa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art. A successful painting activity can make children fully perceive and create beauty,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children ‘ s aesthetic level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teaching of painting activities. This study takes the large class of Y kindergarten in Liao Che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ai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content, type of activity, activity material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ctivity, revealed that the problems were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activity relied too much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ype of activity was inappropriate, the activity materials were lacking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activity had a single subject.. These problems are mainly restricted by teachers and kindergarten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relevant cop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 s thinking.
Keywords: pai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pai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 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绘画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较为常见,但其组织和开展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而绘画活动的开展水平会对幼儿绘画水平和思维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在幼儿阶段绘画教学活动应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和发展高效的绘画活动,其旨在提高儿童的思维和审美能力。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研究绘画教学活动能够在研究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大多选择从幼儿本身的视角研究,关于绘画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次研究是以教学活动为主体进行研究,分析大班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原因,据此提出一些建议。期望通过此次研究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的研究尽微薄之力。
(2)现实意义
对于绘画教学活动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升绘画教学活动开展的水平,从而促进幼儿发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绘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通过对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观察研究和调查分析,分析不足之处,根据不足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丰富和完善活动的内容,提高绘画教学活动的水平和完成度,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氛围,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核心概念界定
1.绘画
绘画是美术中最常见的一个种类,它是指运用线条、图形、颜色,通过造型、构图、设 色等表现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上塑造视觉形象。
2.绘画教学活动
关于“绘画教学活动”的概念界定,以下有权威学者的界定。
孔起英[2]指出“绘画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创造出可视的、有空间感的艺术形象,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本研究认同并采用孔起英学者的观点。
(三)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绘画活动的研究比较活跃,系统也相对完善。这次研究从“美术教育课程”和“绘画教学活动”两方面在国内文献库中进行检索,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得出以下几点。
1. 绘画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研究
绘画活动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不仅能促进儿童对绘画形式和内容的理解,还能鼓励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经验、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崔勇利、邱意之[3]在《幼儿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中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观念三个角度提出绘画活动存在的问题;谢超香[4]在《基于内隐学习的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研究》中认为在绘画活动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活动的评价方式中存在问题;戴丽姿[5]在《学前儿童美术类课程教育教学研究》中提出了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教育设备完备程度低的重大问题。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发现,绘画教学活动中存在较多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亟待改进。
2. 绘画教学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经研究发现教师自身、幼儿园对幼儿的绘画教学有重要影响。例如:曾虹[6]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中从教师指导的角度出发,认为在教师、幼儿以及环境三个因素对绘画活动产生影响;李文馥,徐建琴,杨文泽,李甦[7]等学者通过研究调查在《教师和家长的儿童绘画教育理念》中强调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绘画活动的开展;林娜[8]在《幼儿教师绘画教学行为研究》中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提出教师的专业能力被认为会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绘画活动的组织和发展。;蝴蝶[9]在《幼儿园集体绘画教学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视角》中认为在园长物质投入不足这两方面会影响绘画教学活动的开展。综上,影响绘画教学活动的因素主要是围绕教师、幼儿园以及家长三方面构成的。
3. 绘画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
国内学者提出了改善绘画活动问题的措施。袁铱琳[10]在《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中提出来要科学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关心幼儿心理的建议;高瑜捷[11]在《浅谈学前儿童的绘画教学》提出解决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问题,应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内容,建立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绘画指导组织;杨海燕[12]在《浅谈幼儿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中提出要通过改变绘画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来解决幼儿绘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韩翠玲[13]在《“全实践”理念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中提出要通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来改善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邓智文[14]在《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幼儿生活教学理念的个案研究》提出绘画教学目标回归幼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丰富绘画教学组织、创设符合幼儿生活的绘画教学环境等策略。
国外学者大多从幼儿如何参与绘画活动中展开研究的。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是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他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绘画能力,这种天赋的发展始于儿童时期,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基于西泽克理论的启发,国外大部分学者从幼儿本身以及幼儿绘画的内容进行研究,例如Vicky Lewis[15]在Young Children’s Painting of the Sky and the Ground中对幼儿绘画的内容进行研究,对山水画中天空和大地之间绘画的填充进行研究,发现了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图画中的空白会逐渐缩小的情况;Margaret E. Griffin、Ruth Highberger、Jo Lynn Cunningham[16]则对幼儿绘画活动展开的时间、画笔颜色变化的数量、手在画笔上位置的变化以及笔画的类型进行研究,同时发现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使用桌子作为绘画表面比使用画架更有利于发挥手的作用。国外大多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幼儿绘画活动的改进有着丰富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媒介搜索与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分析,认识了解学习其概念,研究和了解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主题后,对聊城市Y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及其教师进行调查,通过搜集绘画教学活动教案,对教师进行访谈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过程,深入了解其存在问题,进一步剖析产生的原因,为解决大班绘画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而提出应对策略。
2.研究方法
(1)访谈法
访谈法是一种通过与人交谈和互动来获得资料的方法。通过与Y幼儿园大班教师进行访谈,共6名,听取教师关于绘画教育活动的类型、内容、教材和评价的看法和意见。访谈的结果在被本研究者进行反复地推敲和佐证之后, 总结出绘画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2)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者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后,对影响儿童绘画活动的问题和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研究立场,结合Y幼儿园现状,尝试从新的立场和角度,对其缺点进行了分析、调查和剖析。
二、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绘画活动作为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通过查阅和分析大量文献研究资料,发现学者大多数从绘画教学活动中的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研究, 利用所研究的文献与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相结合,尝试从新的角度和立场,对大班幼儿的绘画活动进行研究,整理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一)绘画教学活动内容过度依赖教材
绘画教学活动内容是绘画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的核心和关键点,没有内容就没有教育活动的开展。活动内容的选择不具有随意性,而是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本研究者在Y幼儿园实习过程中观察到一个现象。
幼儿静静在日常生活中对花花草草兴趣非常浓厚,经常将树叶进行组合摆放,甚至将采摘的的花朵与树叶随机组合。静静在来到幼儿园之后将自己用不同种类的花朵与树叶组合,分享给教师,教师表扬了静静随后带领静静参与到教材中的绘画活动中,然而在后续的观察中并没有发现教师根据静静的行为开展相关的绘画教学活动。通过这个现象,发现在绘画活动的选择和实施中,教师并没有使用儿童认为有趣的事物。以下是对Y幼儿园大班教师进行关于绘画教学活动内容的采访。研究者:您是如何选择活动内容的? 教师A:我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内容,教材的活动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教师B:我会在绘画教学活动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活动内容进行适当地修改。教师C:我会直接采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活动内容,教材相比教学活动的其他来源,更加规范和细致。教师D:我会考虑幼儿是否感兴趣,观察他们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想加入到活动内容中去,但改变活动内容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组织和开展了,最终还是选择运用教材。通过对大班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在对活动内容进行选择时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但是往往会出现过度依赖教材的问题。
教材是由众多专家学者认证以及幼儿园实践总结得出,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所以教师在绘画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会首选教材,对教材的依赖性较高。然而教师对于教材的过度依赖,往往会忽视绘画教学活动内容来源的广泛性这一问题,绘画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教材、网络资源、幼儿日常生活。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发现教师忽视幼儿对身边事物的兴趣性,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活动内容的选择。而通过访谈发现了教师对于教材的过度依赖,致使教师在脱离教材的使用后,失去了组织和开展绘画教学活动的能力。即使教师关注幼儿的兴趣, 想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绘画教学活动内容,但是由于教材使用的过度依赖,教师在组织和实施绘画活动时,没有灵活运用他们所探索的、能吸引儿童兴趣的内容,致使绘画教学活动开展水平不高,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 展。
(二)绘画教学活动类型的运用不合理
绘画教学活动类型总共包括四类: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以及意愿画。教师选择的绘画教育活动类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绘画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开展水平,对于幼儿自身认知、情感、技能等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临摹画作为较低年龄段的主要绘画活动类型,极大的影响了幼儿对绘画技能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写生画是由实物变成图画的的作业,写生画贴近幼儿生活,可以使幼儿不经意的去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命题画则是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幼儿按照要求完成,这非常考验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在选题时关注幼儿的兴趣,选择与幼儿感兴趣主题;意愿画是幼儿自己对选择绘画的主题、内容。表现方式以及工具,对发展学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绘画教学活动类型的选择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影响。本研究者在Y幼儿园大班中共收集73篇绘画教学活动方案。
表1-1 大班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类型选择频次分布表
活动类型 | 次数 | 百分比(%) | ||||
临摹画 | 34 | 46.57 | ||||
写生画 | 1 | 1.37 | ||||
命题画 | 14 | 19.18 | ||||
意愿画 | 24 | 32.88 | ||||
合计 | 73 | 100.00 |
从表1-1得出,开展的大班幼儿绘画教学活动共有73次,在这四种活动类型中,临摹画出现的频率最高,进行34 次,占总活动类型的46.57%;其次是意愿画,占比32.88%;命题画占比19.18%而写生画仅占比1.37%。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在绘画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临摹画的方式,意愿则是绘画活动的第二选择,而对于写生画投入的时间较少。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认知发展程度较低龄幼儿获得了较高的发展,独立性不断发展,意愿画能够大大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命题画作为一个较为依赖教师水平的活动类型,在对教师的考验同时也是幼儿从临摹到创作发生质的飞跃,命题画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写生画是将实物转化为图画,对幼儿的注意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幼儿在写生的过程中会增加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关注度,幼儿绘画的发展更具有自由性与趣味性。临摹画能够让幼儿掌握绘画的技巧与能力,对较低龄幼儿初学绘画有着奠基作用,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加,在逐渐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幼儿更倾向于对绘画内容的追求,借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大班幼儿内心不断丰富,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临摹画已不能满足大班幼儿对于绘画的需求。
(三)绘画教学活动材料缺乏
绘画教学活动材料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工具,是让幼儿进行自主创作的基本条件,儿童创作优秀的绘画作品不仅需要儿童自身的因素,还需要外部提供能够完成创作的条件。通过对Y 幼儿园大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幼儿绘画活动材料的情况。访谈者:活动中一般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是什么? 您认为在材料使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教师D:我们班通常会使用水彩笔和蜡笔。在进行绘画活动时会发现所需要的材料数量不够,幼儿会发生争抢工具的现象。教师E:我们班一般会经常使用彩色水笔和记号笔。有时活动开展所需绘画材料缺少,我会让幼儿采用其他工具进行绘画,比如用落叶进行绘画,用手掌以及脚等来作画。
教师F: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经常使用蜡笔、油画棒。我在进行绘画活动的教学中常常因材料的不足而用蜡笔等工具替代。从与教师的访谈中,可以了解绘画活动材料的使用以和识别情况。收集了73篇Y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活动的活动教案,通过分析,发现了73篇绘画教育活动中使用最多的是图画纸、油画棒和水彩笔,分别是73次、23次和21次, 记号笔和蜡笔分别使用了13次和9次,颜料和画刷的使用次数较少,都是使用了3次,而拓印材料仅仅只使用了1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以油画棒和水彩笔为主的硬笔绘画工具仍是绘画活动中的主要工具,而炭笔、色粉笔、毛笔等绘画材料幼儿园并不具备,证明绘画教学活动材料比较单一。绘画简单来说就是用笔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认在纸上表达出来,而部分绘画材料的缺失导致幼儿不能够在绘画活动中得到良好的体验,不利于绘画活动的有效展开,更不利于幼儿的思维水平发展。
表2-1大班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材料选择频次分布表
活动材料 | 次数 | 百分比(%) | |||
蜡笔 | 9 | 12.33 | |||
油画棒 | 23 | 31.51 | |||
水彩笔 | 21 | 28.76 | |||
记号笔 | 13 | 17.81 | |||
颜料 | 3 | 4.11 | |||
画刷 | 3 | 4.11 | |||
拓印材料 | 1 | 1.37 | |||
图画纸 | 73 | 100 | |||
合计 | 73 | 100.00 |
(四)绘画教学活动评价主体单一
《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工作是需要多方面的评价和建议,绘画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之一,也需要来自多方面群体的评价。本研究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数据中发现,管理人员和家长对绘画教学活动的评价较少,在对Y幼儿园大班教师的访谈中印证了这一问题。
访谈者:你组织的绘画教育活动的评价目标群体是谁? 教师A:我自己
访谈者:是否会有管理人员参与到活动评价?
教师A:不会,管理人日常工作比较琐碎没有时间,其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所以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活动评价中。
访谈者:家长会参与活动评价吗?
教师A:这更不可能了,家长的工作都很忙,除非是学校或者班级统一组织的班会能够一起对活动进行评价,平常的教学活动很难参与。
教师是开展绘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于活动评价往往具有主观性,这就需要一些非活动组织者的建议和评价,否则活动评价会一直受到教师主观性的干扰,对日后的绘画教学活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三、大班幼儿绘画教学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低
教师为儿童组织的绘画教学活动,活动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类型、活动材料以及活动评价,每一项活动都与教师息息相关,因此在绘画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对这四个方面的设计与应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于一些专业技能没有充分灵活的掌握与运用,专业能力水平较低。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应用上,脱离教材之后对绘画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明显降低;幼儿期的身心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被忽视,在活动实施的类型上为大班幼儿选择简单的、适合低龄幼儿的临摹画的方式,忽视大班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和低龄幼儿的差异。没有关注到大班比起小班较高的思维发展水平,没有满足大班幼儿对绘画内容的需求。绘画活动的开展水平因此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在活动内容和活动类型的选择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支持幼儿开展高效的绘画教学活动,没有引导幼儿进行利于身心发展的绘画创作。既没有秉承《纲要》所推崇的教学观念, 也没有对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因此在绘画教学活动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二)教师缺乏创造性的想法和能力
在对相关活动材料的访谈中,发现在面对绘画材料缺乏的情况下,一部分教师会采取已有的绘画工具组织幼儿开展活动,而教师E却能够开发出独特的绘画工具,侧面反映出其他教师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缺乏创造力。
创新对于教学活动有着独特的作用,读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调查中发现在幼儿园中会出现材料不足等客观问题,这时候是教师展示其创造力的时候,而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会使绘画活动中存在的客观问题陷入死胡同中,不利于绘画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三)幼儿园投入不足,材料不完备
在对绘画教学活动的研究中,幼儿园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绘画材料的缺少,除却蜡笔、水彩笔等常用的绘画工具以外,绘画活动还有更加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比如水粉颜料、丙烯颜料等,然而这些材料对于幼儿来说却非常陌生,在进行绘画活动时,经常出现颜色不够争抢画笔的现象。材料准备是由幼儿园一手购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幼儿园没有购入种类齐全、数量丰富的绘画材料,如果幼儿园能加大对绘画材料的投入,完善和充实绘画材料,幼儿争抢画笔的现象便可大幅度减少,对于绘画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四)忽视家庭和管理人员的评价
活动评价作为活动结果的重要反思,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透过活动评价可以暴露出绘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而活动评价主体单一是由教师和幼儿园的忽视造成的。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组织者,往往会忽视不具有专业能力的园内管理人员,教师和幼儿园没有积极的协同家庭进行活动评价,只是按部就班的在固定时间内开展幼儿园集体班会,教师没有将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接触到的人积极结合到绘画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家庭对绘画教育活动的评价。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