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在工作中压力源及相应对策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实习护士实习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来源,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减轻压力的对策,以保证护士实习生的身心健康。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来源有以下四大方面,分别是:担心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工作量过大、护士社会地位低、患者和家属的要求太高。实习护生的心理压力一般处在中等水平,因此需要更多采取积极正面的心理干预措施,给实习护士情感帮助,从而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并减轻其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健康发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护士临床实习满意度。

关键词:实习护士  心理压力  综述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pressure situation of operating room interns at home and abroad, operating room practice nurse pressure source, including the operating room working environment, sensitiv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complex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impact of the outbreak, etc., think in the operating room practice, hospital and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personnel should ensure the operating room practice nurs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reduce their work pressure, make them through the operating room internship.

Key words: practice nurs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view

引言

实习护士是将来护理队伍的新力量,工作压力不但会影响实习护士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医疗质量,进而影响病人的利益和医院的发展,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护理工作繁重且风险高,是一项压力很大的职业,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更多的压力[1]。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教育的最后关键阶段,是实习护士向临床护士过渡的一个阶段[2],在这样一个重要的阶段里,护理专业学生离开了学校的管理,面对陌生的环境,工作的不熟练和复杂性,自身角色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的变化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的高压力会影响实习护士的身心健康和临床实践效果[3]。因此,研究临床实习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减轻其压力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减压计划是减少护理工作人员流失最有用的干预措施之一[4]。本研究目的是对临床实习护士工作压力源状况进行综述,分析实习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为减少实习护士的工作压力提供参考。

1.手术室国内外及当前实习护士压力现状

在国外,王海荣[4]对116名随机选取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在实习期间都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压力。轻度以上的压力对护理实习生的影响很小。然而,高水平持续的压力会耗尽实习生的精力。研究表明,高水平持续压力会使实习护士比正常无压力、低压力护士高3.52倍[2]。在国内,李淑兰等[5]对120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实习护士的最大压力来自职业本身及社会和人际关系。国内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其主要压力分别来源于工作环境、学习和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管理及人际关系、职业危害、患者护理等方面。徐婷等[6]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实习护生186名,采用压力源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出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知识、环境等多方面。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期间,他们经常面临各种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

2.实习护士压力源分析

2.1轻度压力源分析

据调查显示,护士实习生有2项轻度工作压力来源包括:担心得不到带教老师及领导的认可、担心就业与各种考试[7]。护士实习生由于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护理操作不够娴熟,因此担心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而被带教老师指责和批评,担心得不到他们的认可。随着国家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改革,护士的招聘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医院用人单位为了选拔优秀人才,招聘的条件越来越高,新型的职业体制以及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就业压力逐渐成为实习护士的一项心理负担源。

2.2中度压力源分析

有9项中度压力源为:经常倒班、自身理论基础差、病人及家属对实习护士的不信任、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动手操作机会少、学不到有价值的东西;面对患者的提出的问题没有满意的答案;对医院及科室人员、环境不熟悉;被带教老师、护士长或者医生批评[8]。带教过程中老师的帮助不足或指责过多、与带教过程中老师或医务人员发生的冲突、医务人员对学生护理操作过于挑剔、同学间缺少了解与支持或者没有友好合作的气氛也都会引起学生身心上不同程度的负担。护士职业具有轮班工作的特点,实习护士到医院实习期间,需要跟着带教老师一起轮班,他们的休息时间由在校期间的白天上课、晚上休息的规律模式变为跟随带教老师轮班包括夜班的模式,导致睡眠质量差升至失眠。他们都由简单的校园生活走向了医院实习,在实习期工作热情高昂,求知欲很强,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欲望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初次接触临床,经验不足,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9],由于刚刚由课堂转到临床工作,从以前的每天理论知识变成现在天天上班进行临床护士作业,这样有很大的不习惯,同时面临陌生的医疗环境,而且对医院的各项规定和护士规章制度缺乏认识,基础理论不够扎实,专业技能有所不足,理论知识无法联系实际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实习护士处在一个很大的压力之下。

2.3重度压力源分析

有4项重度压力来源,分别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失误;工作量太大;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要和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究其原因与下列几项有关:

  • 护士实习生由学校初入临床,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护理操作不熟悉,理论与实践不能够良好的结合,而且病房护理工作量很大,工作比较繁忙导致出错机会增加。但由于患者和家属对健康要求愈来愈高,社会法制和维权的意识也愈来愈强烈,使得不少护士实习生担心工作中发生的差错牵涉医疗纠纷,使自己被终止实习。此外实习医院过度强调医疗安全管理等,这些因素加重了护士实习生担心犯错的心理压力。
  • 护理人员有很大的职业责任和大量的护理工作。工作中技术操作多、生活不规律、责任大、所受压力大[10]。这些平凡、繁琐、重负的任务给护士学员们造成了身心上的重压,特别是接触某些感染性病人时,也成为自身压力的主要来源。护理工作被认为是肮脏、劳累、且具有极高压力的职业。不少护士都有躯体化的表现,如腹部不适、头疼、失眠等,有的护士实习生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宁愿放弃实习[11]。此外,护士每天不但要做好打针、输液等日常护理任务,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对患者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和有效的措施,使患者能对生活充满信心[12]
  •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护士岗位的需求日益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了大部分的护士工作者都必须不断掌握新专业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学历。而护士实习生由于护理操作不够娴熟,所以面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不了充分的回答,特别是对病情变化严重的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手足无措,这就使得病人对护士实习生之间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每一位患者都渴望得到优质服务,不愿意给实习生当试验品[13]。刚进入临床的护士实习生,交往能力比较薄弱,在不同的患者面前缺乏交流与沟通技巧,有时还会面临患者提出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应对,这也给护生带来了巨大压力。

(4)因为中国传统的社会偏见,对护理工作不够了解,因此护士行业长期被人看作是低资历、低技术、单纯而繁琐的服务性岗位。此外,会阴护理和排泄护理也让刚进入临床初期的护生都无法完全适应。

3.减轻压力对策

3.1做好岗前教育工作

在护士实习前学校开展护士技能的实战训练,进行专业知识、护理操作的强化培训。使护生做好进入临床工作的心理准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缩短临床适应期,加快进入临床护士的角色[14]。进入医院后可以为见习护士提供必要的培训,并设立培训计划,提供各方面的定期培训,帮助实习护士夯实理论知识,并规范基础护理操作。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帮助护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如果见习护士职业心态出现偏差,与患者发生预检冲突,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实习护士以患者为中心[15],一方面化解、理解和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同时教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热爱护士的工作岗位,明白护理职业的重要意义与积极影响,并学会客观对待得失。护士实习生在工作中要看到职业发展的积极一面,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适应各种压力。还可以给护理实习生们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富他们的空闲时间。引导学生们主动地开展体育活动和休闲活动,以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放松。此外可以并举办专门的心理讲座、研讨会、一对一互动等,帮助护生学习使用适当的通风技术来缓解压力,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行为心理学的原理创建健身房和心理矫正室[16]

3.2规范临床带教

规范临床教学,强化对带教老师的管理工作,搞好师资培养工作。临床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临床老师的素养和技术水平,而教师质量则对护生的学习能力、人生前途,以及职业价值观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医护管理者应加强带教老师的教学理论、实践和思想培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法”和“课堂灌满式”,师生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纽带,无法很好地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7]。护理管理者要做好对带教老师知识、核心活动、教学内容、专业理念等类型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带教老师能力培养,解决以往护理管理的缺陷,从横向切入,增强带教老师与护士实习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着力解决护生的实际问题。改善工作计划,有目的地、由规划地、更具体地克服与护士实习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达到教书育人并重的目的。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提高护理实践的满意度。

3.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积极关怀护理患者,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为护士实习生塑造良好的形象。一是由护生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照料,仔细聆听患者的问题,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造福于患者,循序渐进。二是慢慢转向基本的护士技能。告知患者医院既是教学医院,也是护士实践培训基地,护生工作由老师辅导,并按照“一看、二指导、三独立”的工作原则,不伤害病人。护士在完成每项护理操作任务时,由带教老师作出相应的指导与鼓励,以提高学生的信心,并塑造良好的形象,更易取得患者的信赖。学生如有缺点,则不要在患者面前指责或纠正,在离开病房后,进行指导、评估与反馈,以鼓励护生的进步。

3.4科学排班、减轻工作量

医院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护理管理者尽量为护生创造一种能使心理上感到安全、放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关心体贴护生的心灵感受,并注意通过言传身教,进行关系的协调,以达到工作气氛的亲切、舒适、和谐、协调。此外护士管理者还需要科学排班,针对各科室的相关状况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并明确了岗位分工,以有效缓解护士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通过合理配置护士时间,合理减少见习护士工作量,并尽量安排与护理操作相关的工作,有效缓解护士实习生的心理压力,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

3.5加强自身心理建设

加强实习护士的心理素质锻炼,提高自身心理抗压力及心理素质。当工作中遭到挫败后,要有效地、科学地实施自身心态调整,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护士实习生当正确的克服压力,学会放松的技能。随着全社会保健观念的不断更新,工作环境下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8],同时护士实习生可以通过掌握自己的专业,提升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也积极掌握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以此缓解对护士实习的压力。此外,医院可以不定期举办专题心理演讲、座谈等,指导护生学习正确的宣泄方法疏导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确保护士实习生的身体健康。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3660.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