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大力支持,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到了提高,对幼儿教育的投资也开始兴盛起来,幼儿园涌入了大量的新老师。但是,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他们面临着一些不适感,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影响。为解决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以昆明市几所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中的50名新入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教师在岗位适应方面面临着职业认同感低、角色转换困难、人际关系压力大、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此,对该研究中幼儿园新教师入职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帮助幼儿园新教师解决入职初期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岗位适应初级阶段。
关键词: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影响因素
引言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于是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教师走进幼儿园,担当起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但对于这些新教师来说,适应职业初期是困难的,在这一阶段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将给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新工作,有必要从各个方面给予帮助,让他们树立自信,坚定想法,提高工作积极性。
一、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新教师
新教师也称初任教师,目前为止,对于这一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国外,有些国家将新教师定义为处于正式教学生涯的第一年,但是完成了所有的就职前培训课程,具备临时教师资格证,并且已经被某所学校所聘请,承担着和老教师同样的教学责任。而在国内一般从任教年限上对新教师进行定义,把进入教师行业1—2年的教师称为新教师。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新教师概念的界定,本研究将幼儿园新教师界定为刚走上工作岗位1年的幼儿教师,他们大多数都为毕业后就马上进入幼儿教育行业,普遍年龄较小,具有一定的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但在实践方面仍有欠缺。
(二)岗位适应
当前各学者对于岗位适应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学者将岗位适应界定为“岗位适应是个体在自己的角色转换过程中调整自己,满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自觉主动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倾向”。也有学者将岗位适应界定为“岗位适应是职业的环境、能力、关系及自身的心态与个人的职业理想形成相互容纳的状态”。
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对于岗位适应内涵的理解就不尽相同。本研究将岗位适应定义为在从事工作时,具备一定生理、心理素质,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妥善应对各种问题,从而获得自我满足感。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梳理研究思路,了解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成果,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便于后续研究。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是借鉴了吉林外国语大学洪磊2019年《幼儿园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调查问卷》编制而成的。
问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幼儿园新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包含了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收入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新教师岗位适应情况调查,主要针对新教师的技能掌握、人际关系、心理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编制而成。
(三)访谈法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的状况,通过与若干新教师之间的访谈,发现影响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的因素,从而对调查问卷所得的结果进行补充说明。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本研究通过网上与现场相结合方式对问卷进行发放,发放对象为昆明市几所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新教师,调查结果经整理后如下所示。
表3.1调查样本的情况
变量名称 | 类别 | 百分比 |
性别 | 男 | 16.67% |
女 | 83.33% | |
年龄 | 20岁以下 | 6.67% |
21—25岁 | 80.00% | |
26—30岁 | 10.00% | |
31岁以上 | 3.33% | |
收入 | 2000元以下/月 | 16.67% |
2000—2500元/月 | 33.33% | |
2500—3000元/月 | 26.67% | |
3000元以上/月 | 23.33% | |
学历 | 中专及以下 | 22.37% |
大专 | 60.63% | |
本科 | 17.00% | |
研究生 | 0.00% |
(二)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存在的问题
1.职业认同感低
从图3.1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自身对幼教工作就不太认可,认为幼教行业发展空间较小,不能使自身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从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中也可以看出女性幼儿教师远远高于男性,幼儿园中女教师占绝大多数,而男教师的比例非常少。这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认为这一职业更加适合女性,认为男生应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是呆在这样一个地位低、没有成就感、晋升空间狭窄的地方。以及幼儿教师收入过低,大多数为2000—2500元/月,导致幼儿教育教师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物质需求得不到保障,不能更好地为教育做出贡献。这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不乐观景象,使幼儿教师行业毫无幸福感可言。

图3.1您认为针对幼儿教育行业的工作发展空间如何
在与幼儿园A教师的谈话中,问道对自己这份工作是否满意时,她这样回答道:“我想大多数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对自己目前工作不是很满意。在父母、亲戚眼中认为幼师就是照顾小孩的。但由于自己又没有很高的学历,而幼师恰好对学历和能力都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就选择了这份工作,干着最累的活,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所得的工资也只能勉强维持目前的生计,如果今后有更好的工作,随时都会选择离职。”从与A教师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她自身对自己的职业都没有得到认同,并且随时都有离职的可能,对自己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
2.角色转换困难
由表3.2可以看出,针对幼儿园新教师自身角色不适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它的占比最高,在本次调查中高达36.67%。同时根据调查问卷基本情况我们也可以发现,幼儿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大多数为21—25岁教师,刚进入幼儿园的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自我身份的转换。从这一刻开始,他们的角色由学校的学生转变为了幼儿园的老师。但在进行教学工作时,由于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就要求他们要具有扮演多重角色的能力。充当着老师、朋友、妈妈等这些角色,作为老师,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朋友;要与幼儿共同分享快乐与忧伤;作为妈妈,要对幼儿给予关心爱护。面对这些多重身份,对新入职的教师来说是困难的,需要不断变换、调整自己。
表3.2幼儿园新教师自身角色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选项 | 百分比 |
教育研究 | 20.75% |
教学工作 | 36.67% |
幼儿管理 | 30.04% |
日常保育 | 9.21% |
其他 | 3.33% |
3.人际关系紧张
在对待职业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从图3.2中出,新教师在面对人际关系时,压力主要体现在新教师与幼儿、家长、教师、管理者这四个方面。其中新教师最为担心的便是面对家长,其占比高达56.67%。作为初入职场的新教师在与家长打交道时,难免会产生畏惧之情,沟通方式与教育思想上会产生分歧,不知道如何面对家长,缺乏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技能。同时很多家长也会认为新教师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在能力和工作经验方面都是新手,不能像老教师那样老练,所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新教师来教孩子。这就导致了当孩子一旦在学校出现问题,家长便会把这些问题怪罪在新教师身上,使新教师与家长之间无法构建和谐、友好的氛围。其次是幼儿,每位幼儿都是独特的,富有个性,这常常令新教师难以掌控。新教师与其他教师、管理者也会存在着一些人际关系的不适。

图3.2待职业人际关系,您认为您跟谁的关系最为紧张
B教师讲道:“我其实知道家长们都会在放学之后一起讨论我这个新教师,他们会认为我是一名新手教师肯定会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把孩子交给我会不放心,也会对我进行过分的关注。这种过分的担心导致我在面对家长时会更加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让他们因此不满。在与幼儿相处时,也会对他们格外的细致,生怕磕到碰到。与同事交往时,面对新的团体总会觉得格格不入,很难与大家融成一片。面对领导常常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认为领导都是严肃的,会把自己处于‘透明人’状态。”
4.专业能力不足
从图3.3中可以看出专业技术能力是新教师最为迫切的需求,比例达到63.33%,这足以体现出他们在专业能力方面的薄弱。这也反映出我国在培养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时,过于重视理论方面,而忽视了实践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欠缺。在对新教师学历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为专科学历,其次是本科,研究生学历人数为0。专科学历的新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略强于本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本科院校对于专业技能的忽视。除此之外,新教师在幼儿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比例达到60%,在面临不同性格的儿童时,难免会存在令教师“头疼”的幼儿。这就要求新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来面对这些性格迥异的幼儿。

图3.3对待职业能力,您认为您哪些方面的能力最为缺乏
四、影响幼儿园新教师岗位适应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1.新教师未能坚定职业身份
职业认同不仅影响着自身对于从事某项工作的态度倾向,对职业的向往。还影响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以及人们的生活。很多人认为学历水平越高,从事的工作就应该越好,幼儿教师的工资相对于其他教育行业是很低的,而工作内容却又复杂多样,这会使新教师感到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从而对自身的职业产怀疑,对教师职业身份产生消极影响。新教师初踏入幼儿园时,都会怀着较高的职业期望,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当他们真正投入到教学工作时,会发现期望与现实相差甚远,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由于缺乏经验,对职业缺乏合理定位,对该专业认识不够清晰以及有些人未能正视职业身份,从而导致对自身职业产生了质疑。新教师在应对突发情况时随机应变能力也较差,这可能导致许多新教师产生消极感,对工作失去信心,进而逐渐产生离职倾向。因此,新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业身份,对今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新教师未能适应多重化角色转换
幼儿园教师角色具有多重性的特点,而且幼儿教育包含着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的全部功能,这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要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幼儿也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对周围的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这就要求新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9]。作为刚刚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学生,面对新的教学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这都是他们之前未曾体验过的。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会发现幼儿教育并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保育结合,时刻变换着自己的角色,而这些知识并非能从书本上所学到,而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所得到。这种多重化的角色扮演无疑对新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新教师在进行多重角色转换时往往会感到不适,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进而导致他们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
3.新教师沟通技能欠缺
新教师初入工作岗位,就要面临着人际交往的问题。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往往是直率、单纯的,不像老教师那样在人际关系方面能够瞻前顾后、左右逢源。这就决定了新教师在人际交往方面会面临着压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和幼儿接触,还要面对家长,家长工作是幼儿教育中最重要要素之一。对于新教师来说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并获得家长的认可和肯定,对于他们来说是困难的。在调查中有新教师表示:“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娇生惯养的,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我们生怕孩子磕了碰了,一旦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一点点小事我们都要当面给家长讲清楚,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举一动。所以作为新教师的我是很害怕单独面对家长的,我都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单独面对他们。”此外,新教师也很难在领导面前大胆、自信地表现自我,对于他们来说,在职业生涯初期与园所领导之间也会存在一定压力。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地位与待遇影响新教师的选择
当前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偏低,其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也挫败了幼儿教师的职业积极性,从而出现职业倦怠。与其相关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经济收入偏低和社会支持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新教师普遍对收入状况不满,觉得收入和劳动不成正比,新教师月平均收入为2000元左右,经济收入不容乐观。“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像我这种新教师一个月只有1000元,还要面对孩子的安全、家长的嘱托、领导的吩咐等诸多问题。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星期六星期天还要加班。然而,在他人的眼里我们的工作却是十分的轻松,只需要每天陪着孩子玩耍就可以了。”教师的工资也和幼儿园的经营状况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新任教师的收入无法得到保证,这就造成了教师更迭频繁,教师队伍不稳定。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编制,福利待遇不理想,导致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下降,优秀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幼师行业,社会的不重视使幼儿园教师地位得不到根本保障。
2.高校未能将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养时,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方面,从而导致他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对幼儿园都不曾了解,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新颖的。因此,众多准教师对于幼儿的工作只是充满美好的憧憬,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时,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在他们的内心造成落差。当新教师开始进行教学工作时,与教学年龄较长的教师相比,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于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会感到无所适从,面对问题不知所措,常常会产生挫败感,不能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大多数新教师常常感到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工作,不知如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在组织课堂纪律时,不知该如何下手;在进行知识传授时,更多的是以自己为主体,而不是幼儿;在设计教学上,缺乏独立思考,需要过分依赖教材,对于教材地理解也不够充分,更多的是留在表面,而不是深层次的。这种入职上的不适,会使他们逐渐远离教师工作岗位。
3.幼儿园管理影响新教师岗位适应
幼儿园环境中有在职培训教育、幼儿园文化、园长关怀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教师的岗位适应。幼儿园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时更偏向于理论层面,而缺少实践技能层面的实用性引导。在进行培训时也没有针对性,未能根据教师的入职教龄不同来划分阶段。培训多是形式主义,不注重质的提升。同时良好的园所氛围对新教师的自我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他人的排挤,冷言冷语,都会使新教师感到不知所措。园所领导对新教师的不过问也会使新教师感到心灰意冷,使新教师难以尽快适应实际工作。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