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术AI: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之间面临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的企业家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由体制竞争、科技竞争逐步过渡到企业文化上的竞争,并深入到了人文建设层次。伴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学者和企业家都将企业文化当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关键因素来深入地研究和运用。本文针对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企业文化的定义、功能、结构及医药企业文化的定义、特征等相关理论;并依据公司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对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然后剖析了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最后,根据广药集团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结合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的文化建设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完善企业文化理念和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强化企业品牌形象建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化,为其他医药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也对整个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药行业;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More entrepreneurs realize that the competi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system competition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o the competi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d penetrated into the level of humanistic construction.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global scholars and entrepreneurs regard corporate culture as a key factor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o deeply study and apply i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GFC Group,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function, structure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harmaceutical corporate culture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According to the four levels of the company’s cultural structu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GFC Group is analyzed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n we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GFC, last, According to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GFC Group and combined wit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mpany, From the aspects of spirit, system, behavior and materi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mprove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corporate culture, improve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orporate cultur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brand image.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helpful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GFC Group,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other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and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of the whol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FC Group; corporate culture;countermeasures

1 绪论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以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为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与四个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1研究背景

医药企业文化理念是一种现代医疗健康发展管理理念,也是社会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药企业在过去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如大参林药房的“参林文化”、“九芝堂文化”、“广药白云山文化”等文化成果。然而,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繁杂变化,我国医药行业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包含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科技革新压力、优秀人才竞争压力、管理体制改革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环境压力等。此外仍有很大一批医药制造公司与医药连锁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涌现,许多国外医药企业也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陆续争夺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份额,竞争领域已经从最初的服务竞争、技术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在应对众多挑战中,企业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企业文化搭建企业特色堡垒,医药企业才能够在医药行业中脱颖而出并持续成长。

广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医药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外同行的挑战,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尤其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足、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缺陷、缺乏科学的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愈演愈严重,难以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广药集团来说,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使企业文化更加完善和成熟,以继续保持在医药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广药集团的当务之急。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是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医药行业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对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和成因,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设计出符合广药集团管理特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优化方案,从而提高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水准,同时也为我国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任何一个理论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都会出现诸多问题,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企业文化的各种理论和方式都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运用,那样理论和方式才可以自主创新。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多,但对如何建设医药行业企业文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界定认识不够深刻,理解不够细致,对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缺乏高层面的思考,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细节上的错误。本文主要以广药集团为例,结合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理论知识,剖析广药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思考出具体解决办法,丰富了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相关研究方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为其他医药企业在文化建设领域给予实用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在我国有众多学者持续关注和研究企业文化的同时,一大批杰出企业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打造出提升自身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广药集团通过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进一步执行推进其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具体有效方案。同时,广药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优化方案一旦发挥了预期作用,将给同类的医药企业提供一些适用的参考和有效的指导,推动医药企业改善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为医药行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南和路径指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

(1)关于企业文化概念的研究

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逐步完善于80年代。组织文化的定义是由戴维斯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明确提出。日裔美籍管理大师William Ouchi(1981)在《Z理论》初次发表了企业文化的定义,他觉得组织的氛围和传统组成了企业总体价值即企业文化,它表明了企业人士与企业、人和工作中间的内在联系;TerrenceE.Deal、AllanA.Kennedy(1982)在《企业文化》中指出: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企业全力以赴追求、对企业有深刻影响的价值观;同年,美国咨询管理公司研究者彼得斯和沃特曼在《追求卓越》指出,企业文化是向职工传递基本理念和基本坐标观,激励职工在这类坐标观和信仰中得到强烈的责任感,进而在工作上充分发挥最高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EdgarH.Schein教授(1997)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中对企业的产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想观点,企业的生成是组织成员中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套被大部分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美国学者MichaelZwell(2002)在《创造依据能力的企业文化》中表明,企业文化包含是组织的运作形式、组织成员所享有的科技、实践活动、总体目标、组织行为方式、价值观念。

(2)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效益的研究

国外专家学者根据很多的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科学合理地探讨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运营效果。JohnP.Kotter、JamesL.Heskett(1987-1991)对美国200多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基本建设和经营状况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汇总了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和失败实例,并编写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ullenElizabeth (2011)在《企业文化怎么影响业绩》中强调了企业文化对企业与职工、顾客的相互关系及他们对自身人物角色的体会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DanielDenison(1997)发表了《企业文化与组织经济效益》、Hogan,LeonardV,SuellenJ.Coote(2013)发布了《组织文化、自主创新与经营业绩:加因模型检测》等也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效益之间的影响开展了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3)关于企业文化诊断与评估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组织文化的诊断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应时而生并且逐渐完善。Denison(1900)重视管理实践活动和企业数据采集,以700几个企业的管理人员为研究目标,用5个实例搭建理论模型,设计出现阶段普遍应用和传播的丹尼森组织文化量表;皮埃尔杜波依斯公司(1997)制定出一套从7个方向对企业文化进行剖析和研究的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罗伯特·E·奎因和金·S·卡梅隆(1998)在《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根据价值竞争理论模型》中明确提出了一套以企业战略布局、领导特点、组织团队的凝聚力、成功规范准则、领导风格、员工管理等为判断依据的全新企业文化量化表。RobertE.Quinn、KimCameron      (2007)在概念和实践活动研究的根基上,设计出了用以评估企业文化6个依据的OCAI量表。

1.3.2国内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

(1)关于企业文化概念的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大量西方企业文化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在中国传播,引起了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我国刮起了一股有关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文化热”。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2005)详解了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界定,并对我国一部分企业的文化基本建设状况实现了剖析,发现我国的企业文化基础理论基本上来源于国外加成品;彭仁忠(2008)详细介绍了企业文化的研究内容和实际含义,并对国内外企业的文化研究现状作了深入分析;邵士广(2014)对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定义作了讲解,并考量了我国企业文化理论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刘刚、殷建瓴、刘静(2019)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何开展相关的企业文化活动以及如何实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2)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任远(2008)指出,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有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性不足、缺乏企业文化内涵建设、对企业文化理解认识不够等问题;周海英(2013)认为,因为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不太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基本建设,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文化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脱节的状况;段郝彬(2016)指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方法显著脱节;陈春花(2018)指出,尽管我国企业文化研究得到了很多文化成果,但在企业文化与组织里外的要素相互影响的基础理论体制研究等层面还具有一些问题。此外,我国企业不但有认知能力不够,还有缺乏自主创新、文化活动较少、缺乏核心价值观等难题。

(3)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对策的研究

张磊(2012)详细介绍企业文化建设方式,以华为公司为例,最先要有一个创建企业文化的内部环境,次之要构建系统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最终要重构企业文化。戎江(2014)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中,务必以人为中心,务必开拓创新成本管理机制,自上而下构建统一的价值取向;童瑾(2015)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力,引导全体职工参加。孙利强(2017)明确提出企业应加强企业个人行为建设,根据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的研究,推动员工行为规范的提高。

1.3.3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时间较早,研究范畴和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对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与经营效益的关联、企业文化的诊断与评估等领域有科学合理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和企业经营效益的同时,国外学者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两种专用工具设计出特色企业文化量表,并经过多次点评实例,逐步产生了相对健全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积累了充足的实证研究经验。

国内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起步稍晚,研究范畴较为窄小,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结合实践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且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大多数取决于国外已有的实体模型,必须进一步革新和提升。我国对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重视不够,造成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欠缺针对性研究,这也造成国内现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国内企业文化建设浮于表面,研究内容大多数在宏观层面上,实际操作设计方案较少,针对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也较少。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下面六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以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为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与四个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部分: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主要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功能、结构以及医药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等方面进行概括,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广药集团的基本概况及其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对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包括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第四部分: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主要从企业文化四个层面探讨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应原因。

第五部分: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化对策。针对广药集团存在的问题,从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的文化建设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第六部分:结论及展望。

1.4.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图表分析等研究方法如下所示: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资源平台,阅读和整理现有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分析,对拟研究的对象和方向有了一定了解,总结出最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此项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

本文选取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情况作为具体案例分析,从多层面剖析其现状、问题及原因,并制定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对策,为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助力,同时以此为个案分析,丰富企业文化研究的内容,为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3)归纳总结法

在对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收集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实践中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改进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案。

(4)图表分析法

本文借助图形、表格等工具,可从纵向横向角度观察,使得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可视化,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接受。如:运用图形,清晰明了讲解企业文化结构四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1.5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5.1研究的难点

在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中,有关医药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较少,能提供的参考案例资料不多,使得研究受阻,最后,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其他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得以继续进行。

1.5.2研究的创新点

(1)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以广药集团为研究对象,它是医药行业的典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相对成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大的成就,但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学者的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石化行业和建筑行业等,关于我国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

(2)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灵活运用了参考文献研究、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图表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可操作性,对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最终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应解决措施。

(3)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方面对广药集团进行分析,即从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广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具有一定个性化和创新化的方案和措施,使得广药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路清晰可见。

2 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

本文主要研究医药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涉及企业文化基础理论,包括:企业文化的定义、功能及其结构。同时论文涉及到医药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的相关概念,本章对此做出分析和阐释,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铺垫。

2.1基础理论

2.1.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特定的企业环境、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背景下成型的,它是企业精神实质和价值观的充分体现。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运营和企业活动中产生的价值观念,包含相应的企业管理模式。狭义的界定仅限观念层面,不包括与企业生产制造有关的各种物质要素。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运营和未来发展历程中产生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实质层面的结合。它既包含观念层面,也包含物质层面。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产生、发展趋势和宣扬相关理念的全过程,是当代企业发展趋势不可或缺的市场竞争武器装备。企业文化建设更侧重关注“建设”,即如何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理念。此外,伴随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原来的企业文化可能不再适合企业发展新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改善企业文化建设,舍掉糟粕的企业文化,造就新的企业文化。因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性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2.1.2企业文化的功能

主要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六大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约束功能及辐射功能。

(1)导向功能

企业团队中一定会出现不同的思考方向与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有凝聚企业大部分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发挥导向性作用,它能从外部到内部引导企业所有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朝着企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明确清晰的指导,最终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双赢。

(2)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凭借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优秀员工榜样以及企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员工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等方式发挥激励功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激励功能作用下,员工充分运用自身的才干为公司创造价值,从而在事业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团队凝聚力中有着关键功效。它利用企业同一目标,把职工团结在一起,促使他们形成团队凝聚力,这种隐形的能力可以变成企业强劲的竞争力。

(4)协调功能

在企业运营活动中,不同群体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竞争。企业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方面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减少矛盾冲突的出现;另一方面在矛盾冲突发生时,企业文化能够发挥协调作用,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5)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更倾向于隐形的、自愿的和不成文的行为约束,它在员工意识中形成一种无形的行为守则,让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消除员工的不良工作作风。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说必须遵循的制度,而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对员工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规范与制约。员工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理念,自我检查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与规范。

(6)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主要在企业外部和内部发挥辐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电视广告、网络报刊、产品服务等方式向外部社会大众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展现企业文化。同时,在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客户认可与满意中,企业内部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职业幸福感与使命感,促使企业内外部形成良性动态发展和正向发展。

2.1.3企业文化的结构

目前国内理论界普遍把企业文化结构划分成四个层面,即最里面核心层的精神层、中间层的制度层、浅表层的行为层、最外表的物质层。精神文化是其他三个层面的核心和基础;制度文化发挥桥梁和渠道的作用;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都具有表达和反馈的功能。四个文化层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由内而外逐渐辐射,即精神层面贯穿于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详见图2.1

(1)物质层

物质层,也叫表面层,主要指以物质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具体来讲就是企业从建立、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这一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形成的实物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精神文化表现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思维方式。企业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的各类物质设备、产品和服务,企业工作办公环境、企业品牌形象、外包装设计等可直接视觉识别的内容,从而向普遍大众展现自身企业文化。

物质层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最外表,是另外三个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层的外在表现。国内有些企业想单借助物质文化层面,由外而内的方式来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但它这并不能构成全方位、多元化的企业文化。

(2)行为层

行为层,又称为浅表层,关键就是指企业的行为文化,即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整体成员在生产活动、人际交往沟通和学习培训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活动文化,主要包括员工接受企业价值观后,润物细无声形成的工作习惯、工作作风以及工作行为规范等;包括在企业经营活动、团建活动、员工沟通交流活动中形成的行为现象。企业的行为文化具体表现为:企业员工能否热情周到的接待客户,能否准时向客户交付质量合格的产品,员工之间是否相处融洽,各部门之间是否配合密切,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等等。相比较于物质层,行为层与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又进一步,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折射,能够更充分、更直观地体现企业的精神风貌。

(3)制度层

制度层,属于中间层,主要指企业的制度文化。它是企业领导者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对企业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限制的文化,对员工行为具有强有力和具体性的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领导体制、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奖惩制度等各种以书面形式表现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发展的背后都需要有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以及科学的企业政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企业全体成员必须依照企业制度进行办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企业制度的规范,由此可看出,企业制度文化比企业行为文化更深一层,企业是企业行为文化实施的保证,规范和管理员工的个人行为。制度文化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4)精神层

精神层,属于核心层,关键指企业的精神文化,是制度层、行为层以及物质层的基础,在企业文化结构中占据中心位置。企业精神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一种隐形能量和沉淀的精神成果,持续影响着企业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一般包括企业精神风貌、企业价值理念、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战略方针、企业发展理念等内容,从而形成企业意识形态综合体。总之,企业精神实质是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表现的原动力,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文化基本建设的总体目标。

图2-1企业文化结构示意图

2.2相关概念阐释

2.2.1医药行业企业文化的定义

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参考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医药企业文化的界定很模糊,绝大多数医药企业文化的定义都是在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上少许加工而成。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因此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医药企业文化定义,但有一个笼统的定义:医药企业文化是指在医药行业领域内形成的具有医药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在医药生产、流通和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体现着医药企业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是医药企业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与其它产品对比,药物有其独特性。药物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是为了更好地治病,而不是完全为了赢利。医药行业惠及人类的核心理念应集中体现在医药文化建设中,以人为中心,展现医药企业对人类健康的关心。

2.2.2医药企业文化的特征

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来看,医药企业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文化的人文性、独特性、时代性、社会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1)人文性

医药企业涉及国家、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医药企业内外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医药企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维护药品使用者安全和利益。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医药行业形成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人”对整个社会的意义。

(2)独特性

医药企业文化是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阶段逐步形成的系统而独具特色的理论,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自身所处时代发展状况的制约,不同的医药企业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特点鲜明。

(3)时代性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医药企业也在持续演变自身的方式。不一样的时代有不同的药企,同一家药企在不一样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性。医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性的精神文化。

(4)社会性

医药企业文化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事业而奋斗。

(5)持续性

医药企业文化就像药企的核心轴,一经形成,就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平稳,推动医药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然而,稳定只是暂时的,医药企业文化应该保持在一个塑性状态,这样当医药企业内外部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医药企业文化可以相应地进行调整,与时俱进,满足变化需求。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3697.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