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术AI: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与处理措施分析

摘要

我国早些年的发展只着重于经济方面的建设,以消耗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搞建设,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情况日益严峻。刺鼻的空气,遮蔽蓝天的雾霾,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未来蓝天的回归,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要治理空气污染,首先得了解空气质量的情况,环境监测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保证监测数据的精确是保障大气污染治理的前提。本文对大气污染环境监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治理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处理措施

Abstract

China’s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s only focused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conducted construction at the cost of consum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gnor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leading to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air pollution situation.Punrid air, the haze covering the blue sky, is threatening people’s health all the time.The return of the blue sky in the future is urgent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we must first hav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ai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Formulat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monitoring data is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air pollution control.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ion and analyzes the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 air pollution;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reatment measure

引言

大气污染,也称为空气污染,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作为导致一定量的空气传播物质达到足够浓度的人类活动或物理过程,这将危及人们的舒适、健康、福祉或环境。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排放、住宅采暖炉和燃烧锅炉排放、交通运输排放和森林火灾烟气。只要物质在空气中的性质, 有一段时间就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数量和性质,称为空气污染物,这种现象发生在空气中。它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动植物生存、气候,以及最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关于四种常见空气污染物的信息: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它提供了关于这些污染物的影响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重要性的新信息。我们研究有害空气污染物和分布规律,为控制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适当的基本依据。大气污染防治与治理,关系到一些地区能源结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综合规划,充分考虑一般大气环境防治和治理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它们是污染的原因。充分利用环境的自我清洁能力,改善空气质量。特别是,减少或防止排放,管理重要污染物的排放,发展工厂清洁和使用自清洁设施。近年来,我国制定了法律法规,并提出了多种改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法。2013年6月,政府采取了10项预防和控制空气污染的措施。防控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科学措施,结构调整以及优化和创新。将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新的增长点。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于2016年1月1日生效。新的空气污染控制法将适用于大气污染监测和控制系统,法律制度,关键法律责任的预防和管理,以制定明确具体的规定。第19届议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管理未来大气环境的新要求。遵循污染控制,继续采取措施防止空气污染,反映了空气污染防治的决心和信心。

一、大气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了赶上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的沙尘暴、雾霾等空气污染有目共睹,近几十年来,国外分阶段出现了各种空气污染问题,如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空气污染问题在短短几年内就集中在我国,表明复合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的生产生活、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等负面影响。中国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习近平主席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务院高度重视空气污染控制。国家领导人多次就环境污染防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控制环境污染是国家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治理起主导作用,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必须通过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增长转变,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二、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大气污染是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造成的,既有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建设、交通业和工业的发展等社会因素。其中更多的学者认为,社会因素才是其中更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一)气候和城市特征的影响

气候和城市特征对于空气污染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比如:我国的北京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南北长800多公里,延伸至多个纬度。北方和南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长城以北气候温暖干燥,西部平原和其他的关中平原气候温暖半干旱,沙漠南部集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部分山区气候温暖宜人。北京市主要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以及该市全年比较长的日照时长,导致城市风力下降和摩擦,减少了风的流动,并产生了静风效应。宁静的风不会导致大气微粒在大气层中扩散和稀释,城市和郊区很容易捕获高浓度的污染物。同时,北京市位于季风大陆带,全年都有温暖潮湿的空气。在初秋,当炎热潮湿的空气流经寒冷时,冷热交换。地球的冷空气会影响温暖潮湿的空气。最低温度下降最强, 最高温度和湿度下降缓慢,形成一个反向层。漩涡层的形状类似于锅盖罩的形状,笼罩在城市上方,严重限制了空气之间的流动,使得空气颗粒难以分裂并在空气中产生扬尘。北京市近70%的地区出现逆温现象,粉尘污染正在上升。此外,城市化进程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大气环境。钢筋混凝土建筑反射阳光并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导致温度差高层和底层高达8摄氏度。由此产生的热岛效应就像一个锅,一个有盖的锅,水蒸气不会扩散,水气将建筑物的大量扬尘积聚,造成空气污染。

(三)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在2014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我国北京市PM2.5来源分析的结果中显示本地区污染排放占总量的64%至72%,这中间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是主要来源,分别占31.1%、18.1%、22.4%和14.3%。单单从本地污染来源看,机动车占比还是很大,对PM2.5的“贡献” 最大。在2015年“阅兵蓝”中也证实了机动车为主要来源,201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周边地区工厂停工,车辆单双号限行,PM2.5为8微克/立方米,呈现极优值;但是到9号3号下午,虽然工场依然是停工状态,但车辆没有了限行,9月4日北京是的PM2.5的浓度就提高到71,再次说明了机动车的危害明显。截止到2016年底,北京个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36.5万辆,增加9.9万辆,但是依然多年位列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3。目前在北京路面上的571 万辆机动车,全年需要消耗大约700万吨的油类,主要有400多万吨汽油,200多万吨柴油,全年排放的污染物就有90万吨,据测算,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占该类污染物全市总量的86%,氮氧化物为56%,碳氢化合物为32%。评估结果表明,机动车限行措施对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贡献率可达40%;在两次红色预警期间,减排贡献也都在20%左右。另外,如果城市机动车数量过多必然会引起城市的交通拥堵,机动车在拥堵时候会比在正常行驶状况下排放更多的污染物。由此可见,机动车数量对于空气污染的影响还是很大。

(三)外部输入原因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2019年空气质量排名倒数前十的城市,这些城市分别是: 衡水、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唐山、郑州、西安、济南、太原,大部分在北京周边地区,表明周边地区的空气状况令人担忧。尽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同比有所改善,但仍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部位。其中,河南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北方地区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不到60%,全国公布的空气质量差的城市也大多在这个地区,且该地区 6 项污染物指标浓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空气是流动的,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污染物排入大气并随风向流动,某一地区的空气质量会受到周边地区污染排放水平的严重影响。如果空气污染发生在一个地方,它会随着空气的流动性影响邻近地区。从 2016年的空气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北京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仍然非常严重,北京的空气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气候变化绿皮书: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2019)》指出,2017-2018年,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分析,北京市 pM2.5的来源中,外来污染占总量的 28%-36%。在一些特定的空气重污染过程中,通过区域传输进入北京的污染物将占总量的 50%以上。根据京津冀的主要污染排放量分析,如果扣除京津冀之间的相互传播,河北省仍然是最大的区域传播源,因此,空气污染必须考虑外围外部输入因素。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损害有慢性和急性两种作用,历史上就有多起大家都听闻过的急性作用的危害事件。如伦敦烟雾事件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两起危害事件都造成了当地大部分人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的不小的死亡率。而慢性作用往往不易引人注意难以鉴别,其危害途径是污染物通过与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破坏相关器官。通过大量事实和相关研究证明大气污染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之一。空气污染对植物危害很大,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无形三种类型。空气污染常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造成无形的生理障碍,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大气污染还会造成某些物发生制的变化,如腐蚀金属、使塑料制品如轮胎的加速老化,这可能会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等潜在危害。进行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迫在眉睫。

四、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制定大气污染环境监测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来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点,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方法,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进度安排计划和对监测结果报告的要求等。

(1)检测目的

经由对监测地范围中首要污染物按期或持续做监测,判定质量是不是合适规定或计划方针的规范。对空气污染进行预报;为空气质量的改变规律和发展趋势提供应基本资料;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一系列工作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2)调研及收集资料

通过调查,将监测区域内的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调查清楚,还有一些基础资料如气象资料、地形资料、土地利用的功能区划情况、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此外,对于检测区域之前的数据资料等也应收集作为借鉴。

(3)监测项目

大气中污染物种类繁多,地方空气质量的监测点可根据各地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及具体情况,参考《空气污染必测和选测项目》来确定监测项目。

(4)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

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站点遵循布设原则及要求确定后,可采用经验法、统计法、模拟法等进行监测站点的布设。

(5)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也称采样时段。不同污染物的采样时间要求不同,我国大气质量分析方法对每一种污染物的采样时间都有明确规定。采样频率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采样次数。显然采样频率越高,监测数据越接近真实情况。例如:在一个季度内,每六天采样一天,而一天内又间隔相等时间采样测定一次如在2、8、14、20时采样,求出日平均、月平均、季度平均监测结果。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建立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仪器24小时自动在线工作,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当地的大气质量。对于人工采样监测,应做到:在采样点受污染最严重时采样;每日监测次数不少于3次;最高日平均浓度全年至少监测20天,最大一次浓度样品不得少于25个。

(6)监测方法及质量保证

为获得准确和具体有可比性的监测结果,应采用规范化的监测方法,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程序、方法和措施应遵循相关要求。

五、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近年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国家也开始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尤其在大气污染问题的监测方面。但目前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把控不尽人意。

(一)监测技术不够

首先是本应重点监测的地区由于地域限制问题,没有完整的条件进行监测,空气监测无法大范围的覆盖。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监测机构软件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技术水平不成熟有缺少技术支持,人员方面也缺少高尖端技术人员的配备。其次,由于我国大气污染环境监测起步较晚,监测手段和监测设备难免有些落后,所以部分区域无法进行有效的大气污染环境监测。

(二)管理力度不足

政府方面,在进行空气环境监测时污染源控制有些方面存在管控不当的现象,某些区域时常出现新的污染源。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要经常进行更新,这不仅加重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监测机构软硬件设备的负担也相应加重,工作成效不高。总的来看,根本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体系,以致大气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

六、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措施分析

(一)改进监测技术手段

为切实有效的进行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工作,政府应首先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在发展工业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增加空气环境监测的各项资源的投入,推陈出新,引进新型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为实际工作提供物质基础。还要做好人才计划,留住人才的同时还要引进高尖端人才,做好人员技术培养工作。建立云计算及预警系统,不仅节约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还能储存大量数据结果,政府和监测机构还可以利用大数据辅助工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政府加强对大气环境的管理力度

很多中小型工厂由于设备和净化手段的问题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农村焚烧农作物秸秆也会产生污染物污染大气。政府工作时应从各个角度严格管控,强制工厂按严格各类排放指标合格排放,同时加强对农村焚烧秸秆的监管。

(三)通过网络向群众宣传大气环境监测

政府或监测机构可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向人民群众宣传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的各类相关知识和常识,加强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要明确对排放不合格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加强处罚力度。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3813.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