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二号线运营现状研究

摘要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时期,沈阳地铁在市民日常出行中越来越重要,是出行的优先选择之一。在沈阳地铁发展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沈阳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经验还有不足。因此必须对沈阳地铁进行现阶段的运营管理分析,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运营方面暴露出的缺点,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优化地铁运营,使之更加高效,让地铁成为真正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地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数据分析了沈阳地铁二号线的运营现状,汇总了客流分布数据,概括了沈阳地铁二号线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客流分布特征;然后针对沈阳地铁二号线的运营优化方案,制定了行车调度的优化方法,总结了客流变化特征,并且根据客流的变化制定了应对措施;其次,针对青年大街站厅内的客流分布不均情况,以及辽宁大学站早高峰时期短期客流量暴增情况提出了的应对措施;并且对地铁全线客流以及车站客流进行了预测,以便为以后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供依据。最后,提出了开源节流等七种优化运营成本的方法,根据沈阳地铁二号线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根据实际组织策划优化方案,总结出了适用于沈阳地铁二号线的运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优化方案

1 、引言

对城市来说,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都市的重要标志,不仅方便了出行,也提高了城市价值。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有更大的附加价值,所到之处,促进房地产经济加速,商业也更加活跃,催生速度更快和效率更高的轨道经济时代。到目前为止,沈阳已经建成使用的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1、2、9、10号线,这四条地铁线路极大的缓解了沈阳的城市地上交通压力,也提高了地铁沿线区域楼盘的竞争地位,重新诠释了地铁给沿线区域的带来的价值。重要的是,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会推动沈阳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就业、住宅、商业等向新兴区域的发展,促进沈阳区域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提升。

2、沈阳市地铁运营概况

2.1、线网概况

2005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沈阳地铁初步建设,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括沈阳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二号线一期工程,两条线路全长40.85公里、投资概算171.8亿元。2005年9月,沈阳地铁一号线完成设计,同年11月开始投入建设。2006年5月,沈阳地铁一号线南延线获批,同年11月开始正式投入建设。

2010年7月,沈阳地铁一号线开始通车,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成为内地第七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0月8号正式开始运营。2011年12月,沈阳地铁二号线正式运营。

图2.1沈阳城市线网图

2013年3月,沈阳地铁九号线(地铁九号线:北起怒江公园,途经皇姑、铁西、于洪、和平、东陵五个行政区,终至建筑大学。线路全长29.2公里,地下线,共设23座车站,3座主变电所,1座车辆段,投资179.71亿元)沈阳地铁十号线(北起丁香湖公园,途经于洪、皇姑、大东、沈河、东陵、苏家屯六个行政区,终至苏家屯副城。线路全长49.9公里,为地下线,共设37座车站,4座主变电所,1座综合维修基地,2座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投资297.10亿元)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5月,沈阳地铁九号线开始试运行。2020年4月,沈阳地铁十号线正式开始运行。[4]

随着沈阳地铁10号线的开通,沈阳地铁已运营总里程达115公里,共有85座地下车站。覆盖了铁西区、和平区、大东区、沈北新区、沈河区、皇姑区、浑南区、于洪区等主要的行政区。涵盖了铁西广场、太原街、中街、经济技术开发区、长白岛、奥体中心、大学城等客流密集地区。将公交枢纽、居民区、商业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学校、金融贸易区等老城区串联了起来,推动了沈阳城市经济的发展。新线路的开通,给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最大限度上方便了市民出行,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减轻了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停车难问题,提高了城市出行效率。

2.2、运营概况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是负责沈阳城市内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的大型国有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从2010年沈阳地铁一号线开通至今,沈阳地铁全部列车已经累计行驶了7694万列公里运送的乘客数量大约有30亿人次,2021年11月8日沈阳大暴雪期间迎来单日最高客运量175万人次。截至到2021年线网日均客流量有104万人次,日均开出1357列次,列车正点率近100%,地铁成为了沈阳市民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十四五”期间将是沈阳地铁自建设以来最高速发展时期,“建设任务最重,建设里程最长,建设线路最多”,全部建成运营之后,将会形成总里程达250公里的地铁运营网络,城市市区地铁覆盖率达45%以上,市民出行体验会更加舒适方便。

根据交通部数据显示,在2021年9月统计的中国城市地铁客运量统计中,沈阳城市轨道交通总通车里程有115.89公里,2021年9月总客运量达到3367.96万人次,日均客流量有112.27万人次,与8月同比上升了13.71%,客流强度0.97万人次,工作日的日均客流量达到119.55万人次,休息日的日均客流量达92.23万人次,在全国内地范围内排名第十三。[5](如表2.1所示)

表2.1沈阳地铁历年客运流量数据

年份客运总量(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万人次)运营里程(公里)
201936765.30100.73950.90
201831603.0086.58740.50
201730644.7083.96656.50
201629917.9081.97595.90
201527772.0076.09553.40
201425775.2070.62541.30
201322368.1061.28465.07
201218426.2050.48433.41
20117267.6319.91213.21
20101274.343.4941.74

3、沈阳地铁二号线站线及运营现状

3.1线站情况

3.1.1线路情况
3.1.2车站介绍

沈阳地铁二号线共设26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线路全长31.88公里。下面介绍两个重点车站。

4、沈阳地铁二号线运营优化方案

4.1、运营管理优化

随着沈阳城市扩大和经济发展,单一的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日常出行的需要。为了沈阳缓解市民出行难的问题要建立起各种城市公共交通互通、覆盖沈阳城市内主要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所以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前提是要有三条已经开通可以独立运行的城市轨道线路,并且线路有相连通的换乘车站,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过后一旦开始投入使用就很难再进行路线车站等相关方面的改造,所以就需要在建设规划初期就精心规划,重点设计。换乘车站的站厅面积,以及换乘方式甚至环城路径都会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和地铁的服务质量。给沈阳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要优化二号线换乘区域设计的站厅设计,设计最优路径,能让乘客便捷换乘,节省时间又减少换乘需要步行的距离。举例青年大街站:

青年大街站客流量大地区的局部客流密度超过2人/m2。客流拥堵的位置主要在二号线的中间站台区域、一号线两侧站厅和站台中部的楼梯区域持续时间有10min以上。与此同时,二号线站厅楼扶梯后方空间没有能被充分利用,客流密度低。

首先先扩大二号线站台宽度到4米以及改造南北楼梯,把现有的楼梯加扶梯的设计取消一部扶梯。其次,增加外扩厅并在扩大地区加设自动售票机,缓解站厅客流压力,

4.2、行车调度优化

1、客流预测

客流预测对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运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路网结构、布局、形态、线路的走向以及枢纽站的合理分布还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初步投资、最终效益以及运营效率都直接相关,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而言,如果客流量预测结果偏大、实际客流不足,会造成运营费用和维修费用的居高不下,导致运营企业长期亏损,必需要政府巨额的财政补贴;如果客流量预测的结果偏小,又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拥挤,以至于服务质量下降。[11][1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需要根据实际城市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对客流做出全线客流规划和车站客流规划。全线客流规划:包括整日客流量和每个小时段客流量和比例,整日客流量是评价线路运营效益的最直观的指标。每个小时段的客流量可以为以后全天行车组织的计划提供依据,更加合理地安排行车间隔,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营效益。

2、大客流应对方法

旅游旺季城市中流动人口数量增多会导致地铁客流数量增加,可以采用不同的列车运行图的措施,制定符合沈阳地铁二号线客流特征的行车调度管理计划,比如青年大街车站设计初期按照每小时30对列车进行预测,但是实际上,即使是在高峰时期一号线发车数量只有14对,二号线11对,这就导致高峰时期车辆到达时,大量客流短时间进入站台造成拥堵[11]。所以应对这一现象提高高峰时期的运能缩短发车间隔是最有效的方法。在7:00-9:00早高峰以及16:00-19:00调整发车间隔为一号线4分钟,二号线4分30秒。

同一时间段辽宁大学站的客流量高达一千六百人左右,而蒲河路站的客流量却只有不到四百人,地铁途经整条线路不仅花费时间多而且收益并不可观,所以,可以在高峰时期开设小交路列车,只经过客流量大的站点如辽宁大学、中医药大学、沈阳北站、青年大街、市府广场等重点车站。提高运行效率,满足市民快速通勤的需求。比如在全运会期间,沈阳地铁二号线的奥体中心站作为作为通往全运会场馆的客流集散车站,迎来了新的客流高峰,为缓解大客流现象,避免客流拥堵,具体做法有:

增加二号线列车运送能力:提前做好针对客流量大时期的列车运行图缩短行车间隔,保证长时间段特殊时期运行能力。沈阳地铁二号线全程采用大交路运行,即从始发站发出就要行驶完全程直到终点站,在高峰时期客流量分布不均衡,会导致客流量较大区域乘客大量堵塞在站厅内,地铁运力不足;而客流量较小区域满载率过低,运力浪费。所以,为了合理分配运力,避免浪费,可以采用高峰时期大小交路混合行驶的方法,在奥体中心—市府广场、市图书馆—中医药大学增加小交路列车,提高高峰时期客流量大站点的运力,加速车辆周转,保证客流及时疏散。

4.3、客流组织优化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客流的安全,保持客流的通畅,尽量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避免拥挤堵塞,保证客流量大时候可以及时疏散,所以在客流组织中应该尽量做到:合理安排车站售检票处位置、出入口及楼梯的位置,做到行人流动路线最简单明确,尽可能减少客流交叉、对流。完善车站内外乘客导向系统,使乘客尽快分流,减少客流堵塞和过分拥挤的现象。能够让乘客顺利方便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在换乘过程中人流和车流的行驶线路要严格分开,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正常行驶不受干扰。满足日常基本需求,使乘客换乘方便、安全、舒适,有合适的换乘步行距离和恶劣天气下的保护,以及为残疾人设计专用无障碍通道;比如适宜的照明、开阔的视野,和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等[13]。

车站内短期客流量激增时,应该及时采用应急疏导方案,做好安全保障,平稳运行,有序上下车,拿高峰时期沈阳地铁二号线工作日7点到9点的辽宁大学站举例。

(1)要增加辽宁大学站站内售检票能力,在大量客流到达之前提前准备好票卡、零钱,必要时可以在站厅增设临时售票点。事先对站内闸机、自动售检票机、安全门、自动扶梯进行安全检修以及维护工作。

(2)在入站口增加人工引导和广播引导,充分利用警戒绳、隔离带、做好秩序维护工作临时疏导,保证乘客有序上下扶梯,做好站厅客流疏导,保证站台乘客的安全。

(3)并且站厅内设置控制客流节点:在站厅和站台楼梯口处,维持上下车秩序,保证乘客安全,配合司机开关车门;在进站闸机处,协助处理票务工作,确保乘客快捷有序地进站;

(4)在进站口,当地铁站台和站厅不能容纳更多乘客时,减缓乘客进站速度,缓解站内客流压力。临时将辽宁大学地铁口部分进站闸机调整为出站闸机,以短时间疏散大量乘客。[14]

4.4、运营成本优化

降低运营成本的最简单有效的两种方法:开源、节流

1、开言

(1)提高性价比

票价也是影响客流的主要因素,日常乘坐地铁的主要客流大多是中低收入人群,包括学生、上班族、老人,利用提高票价的方法增加地铁运营收益实在不可取,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实际营收,反倒会导致客流量减少,票价要根据市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来制定,可以开展储值卡打折、与商家联合等活动,吸引乘客乘坐城市轨道交通。    (2)发展地铁站周边经济吸引客流

提高地铁线路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地铁线路经过的区域如果能够覆盖城市的景点、办公区、学校、公园以及主要住宅区和大型商业区,那么客流就会有基本的保障。可以在地铁建设工程开始之前和房地产业形成合作,给房地产行业增加宣传,也拉动了地铁经济,带来了固定客流。主要面向负担不起市中心房价的上班族,地铁的开通可以大大带动城市边缘市郊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良性循环。配合着车厢、车站内的广告的投放不仅可以为地铁运营增加新的收益,也可以借助大众媒体提高社会影响力,提倡更多人走进地铁。

(3)提升服务水平

市民收入不断增加,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出行方式。所以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要更具安全性、舒适性换乘便利性、正点率,这些指标也会影响乘客出门的选择。所以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乘客在进站安检、买票以及咨询过程中都需要和服务人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沟通,所以服务人员对乘客的态度会给城市轨道交通的企业形象带来最直观的影响,所以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以及培养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也可以开展比赛或者直接发奖金来激励员工,提高积极性。

2、节流

(1)地下车站没有阳光,照明全靠照明灯,所以沈阳地铁二号线常年点亮的灯成了“耗电大户”,以及空调排风系统都需要耗费大量电源来供给以保证地铁站厅内的舒适明亮,随着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照明,空调系统用电量以及占沈阳地铁二号线总耗电量的75%[15]。所以,推广使用LED节能灯泡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节能减排还能降低故障率,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不仅降低了能源成本还减少了人工维修费用。

(2)青年大街站的站厅使用了不规则的弧形和不连续的曲面拼凑成精美的几何图案[15]。虽然装修华贵精美但是实际用途远远不如高昂的修筑费用,性价比不高,可以精简建筑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豪华装修,在保证地铁站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从简,实用、耐久、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3)降低运营成本:合理安排人员,沈阳地铁现职工有7500余人,每年的工资和员工福利支出就占了很大一部分,香港地铁里程远高于沈阳地铁,然而工作人员数量却只有5000人,努力降低人工成本也是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途径。

5、结论

沈阳地铁如今是沈阳市民不可或缺的出行方式,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解决能源危机。沈阳地铁不仅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沈阳城市文化建设的体现,起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所以,大力发展沈阳城市轨道交通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制定了针对沈阳地铁二号线的运营优化方案,突出了行车调度的优化方法,总结了客流变化特征,并且根据客流的变化制定了应对措施。

(2)应对短期客流量暴增问题,提出了调整发车间隔、加强站内售检票能力和将进站闸机适当调整为出站闸机等方法。

(3)应对地铁普遍亏损问题提出了开源节流共六种优化运营成本的方法,根据沈阳地铁二号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ttsai.com.cn/news/430.html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