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较为特殊,工作环境相对于院内其他科室较为复杂,导致其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工作难度不断增加,让手术室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降低工作效率,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增大。本文梳理了近五年以来国内外关于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论述,分析了造成手术室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来源,同时着重整理了缓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期望能够缓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以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压力源;应对措施
Abstract
The operating room is a place for surgery and rescue for patients. It is relatively special. Compared with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hospital,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complex, which leads to the increasing work pressure and difficulty of the nurses, which makes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s prone to job burnout, reduce work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ss. This paper combed the last five years about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 and analyzes the source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s work pressure, and emphasize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 expected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operating room nurses, to ensu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e; work pressure; Stressor; coping measures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压力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1994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就指出“世界已经变成压力的世界”。压力是指某种事物对个体的生理上或者心理上造成的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的状态过程。这种状态过程可以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医院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责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手术室则肩负着全院所有患者手术和抢救的任务,因此,手术室是医院工作压力较大的科室之一。手术室工作环境特殊、手术复杂且多样、人际关系复杂,加之手术学科的飞速发展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便加大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其本身工作风险及工作压力高于其他科室的护士,长期工作在这样一个高强度、时间长、风险高的环境,并且还受到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冲突等问题的影响,可想而知,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不能运用正确、科学的应对措施缓解其压力,这些源源不断的压力会迫使护士的身体及心理均受到伤害,出现职业倦怠感,自我价值认可度、工作满意度降低,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情况。因此有必要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进行分析并整理科学有效地应对措施,进而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提升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1.绪论
1.1工作压力的概念
工作压力也称职业应激,是指个体在某种职业的环境下,由于工作中的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应激反应过程。过度的应激反应会造成个体不能应对压力源,从而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
1.2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现状
1.2.1国外现状
国外学者对工作压力的研究相对于我国开展的比较早,起初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方面、工作管理制度、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Weiss[1]将工作压力来源总结为组织角色、组织结构、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工作本身这五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针对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Hermansyah等[2]通过对工作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工作量是造成临床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之一。Ziyafet等[3]调查研究表示,手术室护士有较大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职业暴露方面、工作环境方面、身体健康方面以及较大的工作量。NahidNorouzi等[4]研究表示,心理抗压能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这三个因素容易导致手术室护士产生工作压力。SonodaYukio等[5]表明,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是减少精神压力的有效措施,相互的支持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协助医生更好的完成手术。GolvaniJenny等[6]表示,手术室护士长时间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接触阳光照射的时间少,情绪相对压抑,容易导致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管理者合理的安排工作排班,使护士有较多的休息时间放松自己,更多的接触阳光照射,可以有效的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在国外手术室护士的压力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
1.2.2国内现状
近年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问题已经逐渐被重视起来。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手术多样和复杂、对所在科室的护士要求高等问题使得其科室护士压力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护士。易文芳等[7]调查发现,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医院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手术室护士的流失率也在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压力大。马玉龙[8]研究调查表示,导致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来自护理专业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专业知识欠缺这几个方面。肖琼琳等[9]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不仅影响着心理方面,同时也压迫着生理方面。一方面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协调工作中的各种事宜;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高强度、无规律、节奏快、责任重的工作,频繁的加班倒班、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生物钟出现紊乱,身体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疲倦乏力或是其他疾病。同时,手术室护士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工作,所以手术室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较高[10]。有其调查研究表明,手术室护士普遍存在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抑郁的发生率更高[11]。李微微等[12]选取了4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压力源的调查分析,并对其实施减轻压力的干预措施,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对比护士实施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环境、角色压力、工作负荷、管理因素、人际关系等方面,护士实施干预后的HAMA和HAMD的得分均小于干预前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对护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经上述研究来看,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需引起护士自身和管理层重视,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表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值得深究。
2.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
2.1工作特点
手术室是医院一个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的科室。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经常需要连台做手术,或是加班倒班,上班期间常常需要保持站立姿势,手术室护士下班以后还需要投入精力学习疾病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学习一些高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时跟进外科手术的发展。除了每天完成繁重的工作外,还需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长时间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与调节,加之手术室护理人员年轻化,使手术室的一部分护士会出现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其晋升空间也在缩小[13]。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便会随之增加。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方式,使手术室护士不能规律性的吃饭,期间需要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久而久之,这就导致了手术室的护士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容易诱发颈椎疾病、腰背部疾病、下肢静脉曲张、胃肠道疾病等[14],带来压力的同时还存在着健康问题。Ikbal Cavdar等[15]研究表明,手术室护士容易出现腰背部疾病,主要与工作中进行的强制性活动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容易造成护士生物钟紊乱,生活规律较差,导致手术室护士不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对家庭的关注度降低,引发各种家庭冲突的问题,从而产生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在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下,手术室护士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可能造成工作上的疏忽。有研究证实[16],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越大,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会降低,使工作倦怠感增加,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双重作用下,手术室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会明显增加。而且手术室护士以女性为主体,在心理压力承受方面相对于男性较弱,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常常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2工作环境
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存在诸多危害手术室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手术室需要保持一个无菌的操作环境,因此手术室都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从而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在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室内的空气流动性相对较差,尤其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对身体组织进行切割时会产生一些带有刺激性的烟雾。根据相关研究[17]表示,高频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烟雾具有致癌作用。MerajikhahAmirmohammad等[18]表示手术室产生的烟雾会对人体的不同器官造成伤害。加之手术室经常使用化学消毒剂以及一些吸入性麻醉剂,这些消毒剂和麻醉剂会产生一些微小的颗粒,由于空气不能快速流通而长期的存在于手术室空气中,同时,戊二醛和一些含氯的消毒剂会对人体的皮肤表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伤害。噪音污染也是威胁护士健康的一大因素,手术室中的医疗设备较多,手术室在工作期间的噪音分贝数往往超过了标准水平,手术室护士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长此以往的工作便会出现头晕、失眠等一些问题,进而身体容易出现乏力、疲惫的现象,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问题。手术室的辐射污染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压力来源。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的医疗设备也会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造成伤害,比如在进行激光手术的过程中发出的电离辐射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尤其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另外,骨科手术中经常使用的C型臂对患者进行拍片、定位等操作,其设备发出的X射线也会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短时间接触会使人身体疲惫、乏力,长时间接触以后可能会诱发恶性肿瘤。徐美侠[19]调查研究表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较多导致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从而手术室护士的压力增加。手术室护士经常需要接触各种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特别是遇到危重的病人时,抢救时间宝贵,这个时候自我防护方面就可能被疏忽,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锐器误伤,在争分夺秒的做手术的同时,器械护士需要不断的传递各种手术器械,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很容易由于紧张发生锐器误伤的情况,从而导致手术室护士有很高的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手术室护士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威胁,从而也导致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压力随之增加。
2.3人际关系
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医护人员的同心协力,手术室护士需要协调好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之间的关系,只有各方都同心协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手术。手术室是一个人员流动相对较大的科室,一间手术间往往是需要完成多个科室的手术,手术种类繁多且复杂,并且各个医生做手术的操作习惯和技术水平都不相同,在配合手术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摩擦,从而产生矛盾,导致医护关系变得紧张,手术工作难以开展。如果未能及时处理好人际关系,手术室护士极易产生心理压力,身心疲惫,从而也会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
2.4职业地位
现在的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理解和尊重,仍然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人们往往会忽视了手术室护士做出的贡献,有些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表示不理解、不尊重,有时会对护士说出偏激的话语,对护士的心灵造成伤害。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不被重视,薪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护士的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从而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自卑等负面情绪。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大,如果手术室的护士不能得到医院领导及科室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护士容易产生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双重压力不仅会使护士产生消极情绪,而且会降低其工作效率,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2.5专业知识欠缺
作为医护人员对于知识积累的要求较其他行业高,换而言之选择了医学的道路就需要一辈子都在学习的道路上。HyejungJung等[20]研究表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会使手术室护士产生消极的情绪。作为手术室护士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患和手术,疾病种类千奇百怪,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手术学科不断进步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不仅需要完成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业余时间还需要及时学习相应的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从而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能力[21]。医院为了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医疗环境,也需要增加护理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手术室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结束后,需要利用休息时间来关注最新的护理科研动向,这样就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
3.缓解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措施
3.1合理的调整工作强度
陈越等[22]调查研究证实,管理者合理恰当的安排排班,给予护士充足的休息时间,护士的工作压力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医院可以适当扩充手术室护士的数量,以解决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工作上的要求,也能使护士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都能减轻,护士也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同时,医院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在确保可以正常使用设备并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操作设备时尽可能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减轻手术室护士的疲惫感。合理的排班可以让护士有足够的的时间照顾家庭,能更好的陪伴家人,增加对家庭的关注度,减少家庭冲突的发生,尽量让护士的工作和家庭互相兼顾。另外,护士长多元的领导风格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同时提升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可以提高,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23]。
3.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手术室可以采用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增加手术室空气的交换频率,经常监测手术室的空气质量,保证空气质量达标,避免有害气体的蓄积。加强化学消毒剂的规范使用,同时定期检查仪器设备,减少仪器设备发出噪音的可能,尽量使用噪音少、声音小的医疗设备。如有需要使用X线照射的手术,护士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减少接触X线的机会。使用电刀时,及时使用吸引器将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气体清除。另外,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戴好手套和口罩,传递器械时使用正确规范的传递手法,尽量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同时医院安排手术室护士定期接种疫苗,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安全的进行操作,手术室可以开展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技能的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操作示教、定期考查的形式进行职业防护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加强了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护士的自我防护操作更加规范。研究证实[24],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3.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能够让他人理解自己,可以使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体谅。Tsui-FenChang等[25]研究指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手术室护士工作上的压力。医院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人际冲突管理培训课程,让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不同类型的人际冲突。加强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沟通交流,使医生与护士之间彼此了解各自的行为习惯,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此外,护理管理者应给予护士充分的理解与支持,协调好手术医生与手术护士之间关系,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护士开会交流,听取护士的一些想法,并且针对正确可行的建议进行采用。护士学会换位思考,运用沟通技巧,减少不必要麻烦与纠纷,减轻工作压力。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使双方充分理解其工作内容,提高双方工作认同感及归属感。
本站文章通过互联网转载或者由本站编辑人员搜集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